|
2020年公務員考試:申論歸納概括題目考察趨勢分析一、歸納概括基本考情 1.題型判斷:題干中往往是讓我們概括、總結、歸納總結……,其讓我們概括、總結的往往是一類要點,如措施、問題、經驗等;也可能沒有以上直接表示歸納概括的關鍵詞,但通過分析題干可知是去材料中找取一類要點的也是歸納概括,如分析指出目前網絡倫理失范的成因,就是找去成因一類的要點也是歸納概括 2.考察頻率:必考,部分年份出現一套試卷考兩道歸納概括題目的情況 3.材料范圍:一般限定范圍。常見:根據“給定資料X”,概括/總結…… 4.題目分值:15-20分為主 5.題目字數:200字居多,150-350字不等 二、考察趨勢 1.題干中考察的作答對象出現非常規考法 在以往考察中,問題,原因,影響,措施等可由對應的問題詞、原因詞、影響詞、對策詞進行定位,進而找去要點,屬于常規考法,但近幾年中也出現了一些非常規考法,比如:變化、看法、方案主要內容、理由與依據、內涵、特點等 作答指導:如果問法、考察對象上不是常規考法不必過于驚慌,萬變不離其宗,如果在題干中遇到了不理解的作答對象可依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析判斷后作答。如變化,那就是一個過程,由一個時間節點的狀態到另一個時間節點的狀態;特點就是與其他同類人、物對比之后有什么不同就是特點,本身固有的屬性也可能是特點。也可以進行類比分析,想想自己比較易于理解的例子幫助分析,比如變化,什么是變化?高中畢業時一個人100斤,大學畢業時120斤,這就是變化,體重變化了,所以一些非常規的作答對象也可由身邊的案例幫助理解。 2.材料中部分要點可能需要綜合概括 這是省考中很重要的一個考察趨勢,即綜合概括。也就是材料中有些要點并不能直接從材料中得出,可能需要上下段對比、總結;對案例、數據本身進行提煉得出觀點;用規范書面用語概括零散語句、要點等,都是綜合概括的表現。比如:東西太貴了,我們普通老百姓買不起啊!這體現的就是物價高,群眾購買力有限。 作答指導:首先建議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常用的綜合概括詞,比如:路燈、廁所、停車場等可綜合概括為基礎設施;其次也要關注材料邏輯,對于材料上下文邏輯把握清楚,對比、整體來看更易得出綜合概括的要點。 |